大圍村特色民宿
英德的南大門黎溪鎮東面的大圍村,這里遠離城市的喧囂與霧霾,只有恬靜和清新。沿途田園鄉村風景秀麗,獨具特色,溪流飛瀑,古樹參天,天姿各態,是鄉村安詳穩定、恬淡自足、原生態的象征。
大圍村古樹公園
7月4號,烈日炎炎,廣東建院繪夢實踐隊第二站,就選擇來到了三年前熟悉的調研地點——黎溪鎮鐵溪大圍村。重返鐵溪大圍村,就是想看一看大圍村的變化。
大圍村所在的黎溪鎮,作為連樟樣板區“三鎮一場”(即連江口、黎溪、下石太鎮,鐵溪林場)之一,在疫情三年后,通過黨和國家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發生后,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隨著繪夢實踐隊的腳步一起看看吧。
大圍村內景色
三年前彎彎繞繞的羊腸小路,出行困難,鐵溪大圍村農業和旅游業發展基礎弱、瓶頸多、發力點少。
三年前的小路
現在的康莊大道,出行便捷,開通專車,吸引城市游客,帶動當地經濟持續向好發展。
大圍村道路硬化
通過與當地鄉村企業家座談,我們發現當地發展鄉村振興思維模式的轉變,三年前以線下營銷為主。
與當地企業家座談
現在多措并舉拓寬了市場渠道,在重視推廣當地傳統文化和農業特色文旅的同時,時髦的“互聯網+旅游”、“互聯網+農業”,正持續在農村基層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與當地企業家座談
大圍村特色美景
大圍村古建筑與民俗
廣東建院繪夢實踐隊在鐵溪大圍村黨建活動中心合影留念
又是一年燕歸來,我們再次回到黎溪鎮鐵溪大圍村,在農村基層學習和踐行二十大精神,我們始終相信在黨和國家的引領下,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鄉村振興必將取得更大成就,實現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