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索“數商興農”創新發展路徑,激活數字消費引擎化解農產品滯銷難題,號召廣大學生青年投身于新時代鄉村振興事業,6月27日,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心向農”社會實踐隊伍奔赴數千里,來到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馬嘶苗族鄉開展為期14天的實地調研與公益助農直播活動。
圖為實踐隊隊員直播助力古藺馬嘶建新茶銷售實況
古藺縣馬嘶苗族鄉位于赤水河北岸,擁有良好的氣候條件、土壤土質以及悠久的茶葉種植歷史,孕育出苗鄉特色綠茶產業。當地茶農將非遺“古藺建新茶傳統制作技藝”與現代制茶工藝相結合,創新獨特新茶工藝,制作的“古藺馬嘶建新茶”已成為當地農產品特色名片之一。“新興向農”社會實踐隊在與古藺縣政府、馬嘶苗族鄉政府及馬嘶苗族鄉新羽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合作支持下,實地走訪馬嘶苗族鄉茶園種植基地,通過對當地茶農的深度訪談與問卷調研,深入了解古藺馬嘶建新茶目前面臨的生產及銷售難題。走訪調查過程中,不少茶農表示手工茶滯銷問題的關鍵在于茶葉知名度較低導致銷路不暢,因此實踐團隊將公益助農活動重心聚焦在宣傳推廣方面。
圖為實踐隊隊員對馬嘶新羽苗族鄉茶農開展問卷調研活動
為切實幫扶茶農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延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新心向農”社會實踐團隊以抖音賬號“快樂助農小分隊”為載體,成員紛紛化身為“農特產品推介官”,通過直播和短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在馬嘶苗族鄉開啟了一系列“以茶為媒,齊心助農”的惠農公益直播。
圖為實踐隊隊員直播推廣古藺馬嘶建新茶銷售實況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款明前綠茶,產自赤水河北岸的茶園,采用了古藺建新茶非遺制茶工藝,是純天然的綠色產品,沖泡之后葉形舒展自然,口感十分醇厚,回味甘甜生津……”每晚7點,直播準時開始,在2小時的直播過程中,主播身著苗族服飾,面向鏡頭熱情展示“建新春露”“藺州語露”“馬嘶新羽”等5款具有馬嘶苗族鄉當地特色的品牌茶葉,從特色制茶工藝、制茶流程、茶葉品階等方面向觀眾推介古藺馬嘶建新茶,通過現場“烹水煮茶”向觀眾介紹各種茶葉泡出的色澤與口感,不斷跟直播間的粉絲、觀眾進行交流互動,帶動觀眾沉浸式體驗品茗趣味。截止目前,團隊直播已吸引了上百萬人次觀看,短視頻累計播放量破百萬,單場直播最高曝光人次達27萬,實時在線人數最多時可達1000余人,平均每場直播實現成交量30余單。
“雖然我們沒有知名電商主播的影響力,但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農戶推廣宣傳,為鄉村振興出一份力,我們很有成就感。”社會實踐團隊負責人劉藝璇說道。憑著真誠專業的表達和沉浸式特色推介模式,“新心向農”社會實踐團隊逐漸建立了穩定的觀眾群體,成為了古藺縣小有名氣的大學生公益助農團隊,并團隊成員受邀作為品牌推薦官參加茅溪鎮生態楊梅節開幕式,助力農特產品銷售。
乘著農村電商蓬勃發展的浪潮,實踐成員們將繼續探索“數商興農”創新發展路徑,充分利用電商直播帶貨、拍攝短視頻等新媒體方式推廣家鄉優質農產品,為古藺馬嘶建新茶插上“互聯網+”翅膀,讓一方茶葉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