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朱元 張錦寄美)7月3號上午,湖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赴武漢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下完整社區建設的路徑探索與優化研究”實踐團隊一行來到武漢市江漢區首個“兒童友好型”社區青松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深入調研青松社區建設情況。
作為江漢區兒童友好規劃的首個試點社區,青松社區目前正在著力打造“兒童友好型”社區。上午九點,青松社區黨委書記皮紅書記接受了團隊成員的采訪并邀請團隊成員參與到當天舉辦的兒童友好建設文化活動中,和少年兒童一起領略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的魅力。這次文化活動有二十余名兒童參加,調動了兒童心中對非遺的熱愛。
為進一步打造“兒童友好型”社區,青松社區在寒暑假期間會以6—12歲的小學生為對象,以傳統文化交流和黨團精神為基點開展文體活動,如邀請專業人士給孩子們傳授非遺手工,培養動手能力;邀請社區里的老黨員給孩子們開設書法課程,熏陶性情;讓孩子們認領并養護社區新植的樹木,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等。對此,皮書記表示:“我們想通過營造兒童良好的氛圍,重視兒童的教育和培養,影響下一代人。”
青松社區是一個有著35年歷史的老舊社區,在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在實地采訪中,83%的居民都非常滿意青松社區的建設現狀,剩余17%的人則希望能夠對擴展活動場所——由于場地限制,社區只有活動中心的會議室給孩子們舉辦活動,沒有專門的兒童活動中心場所,并且室外場所的運動器材數量也存在不足,無法在社區配備籃球場等運動場地。
針對這些問題,皮書記表示:“我們社區目前正利用現有條件,盡可能推動問題的解決。雖然場地受限,但我們計劃在社區現有空地中留出空間進行地面彩繪,讓孩子們參與到地面美化的這一活動中;還會留出社區環保空間,讓孩子們種植花草植物,培養其動手能力和環境意識。此外我們擬將社區與取水樓小學間的斑馬線繪制成彩虹圖案,積極營造兒童友好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