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學院岳西實踐團:走進紅色故址,弘揚英烈精神
時間:2023-07-12 關注:
“我從小就在岳西長大,年年都會走進大別山烈士陵園,每次看著烈士墓碑上的生平簡介,心里都會非常酸楚,但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的理想信念。”岳西實踐團的隊員儲艷作為“心岳傳承,扶搖展翅”支教團的老隊員,在7月11日帶領團隊前往岳西縣紅色教育基地——大別山烈士陵園與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紀念館,為團隊成員介紹家鄉的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烈士舍身為國、自強不息的紅色基因。
大別山烈士陵園中長眠著各個時期犧牲的865位烈士,劉中一、儲蓄謀、王宜春等191位抗日英烈的墓碑也修建于此。進入陵園后,岳西實踐團全隊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鐫刻著朱德總司令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鎏金大字的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四周豎立著38根大理石立柱,寓意岳西縣在抗戰中犧牲的3.8萬人民群眾。英雄群雕立于門內百步臺階的盡頭,與正門相對,浮雕上生動刻畫了抗戰時期英雄群體為人民求解放、舍身取義的形象。王步文烈士墓碑后的長廊詳細介紹了他從“五四”運動參與革命,經過在上海重建陣地、羊城聚首、東京斥頑、上海布教、六霍暴動直至壯烈犧牲的全過程。實踐團依次參觀了紅軍亭、起義紀念亭和暴動紀念亭廊,深悟革命烈士的抗戰精神。
“我的爺爺曾參加過抗美援朝,他從小就跟我講述紅軍的故事,今天來到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紀念館,看到當年先輩們所用的物品與居住的房屋時,我感覺根植在記憶中的紅色力量被喚醒,永遠會被先烈們的故事與精神所打動。”實踐團隊員張敬緣說。繼六霍、黃麻起義之后,岳西縣爆發了鄂豫皖四大暴動之一的請水寨暴動,一支有重大影響的工農武裝在此基礎上誕生了——中國工農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這支隊伍為日后的安徽抗戰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實踐團參觀了“獨立二師革命史”、“王步文事跡”和“大別山民俗”等展廳,在講解員的描述中得知一個個感人的革命故事,同時也對上世紀初的岳西地方民俗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今年是我擔任岳西實踐團隊長的第二年,與往年相比,增添了‘走進紅色故址’的研學部分,也是希望團隊成員能通過這次經歷,學習紅色文化,感悟先烈們偉大的精神,傳承革命精神。”實踐團隊長宋春蘭說。此次走進紅色教育基地活動讓實踐團成員深刻把握岳西縣紅色文化的革命脈絡,了解在那段崢嶸歲月中先輩的艱辛與不易,同時也對實踐團成員帶來了一次震撼心靈的紅色洗禮,厚植愛國情懷,不忘來時路,在往后的學習與生活中
作者:高文婧 來源:池州學院赴岳西縣"心岳傳承,扶搖展翅”支教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