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上墻’,這條街就顯得有精神了”實踐點村民開心地說道。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推動文化潤疆,踐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理念,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贛青赴疆”民族團結實踐團在阿圖什市阿扎克鎮提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以“薪火相傳作墻繪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的文化下鄉墻繪活動。以墻體彩繪美化鄉村環境,助力民族團結,營造美麗和諧的社會環境。
走進鄉村
實踐隊員們在提堅村黨支部書記韓科的帶領下,走進提堅村的村史館、民族傳統文化館、廉政文化館,一幅幅村莊美、鄉風好、產業強、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面映入眼簾,深入了解了新疆的發展歷史以及風土人情。
參觀結束后,“贛青赴疆”民族團結實踐團對鄉村振興、民族團結項目等社區工作有了全面細致的了解與認識。其各項活動令實踐團的各位成員驚訝于其工作的全面性、細致性,針對提高就業率實施“一人一檔案”制度,時刻不忘發揮民族特色,展示民族文化服飾,傳承民族文化精髓。
美麗鄉村 文化是美麗鄉村的靈魂,而墻繪是文化的載體。實踐團成員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從墻繪主題內容的選定,到打樣、構圖、調色,團結協作,飽含熱情施展才華,通過墻繪的美學觀念和文化內涵的有機結合,美化鄉村的形象,宣傳鄉村獨有的文化,為美麗新疆建設融入文化元素以“文化墻”助力民族團結和鄉村振興,是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贛青赴疆”民族團結實踐團踐行“文化潤疆”的一個縮影。
烈日之下,實踐團成員認真對待每一幅墻繪,通過調研當地特色民族文化和歷史脈絡,運用文字與色彩墻繪的搭配,打造出了帶有民族特色的“應科”名片。
雖然盛夏驕陽似火,但隊員們熱情高漲,他們精心設計,分工合作,以藝術畫、標語的形式將愛國精神、民族團結、鄉村振興等內容繪到墻面,向人民群眾倡導民族團結的價值觀。經過同學們細致地涂刷,單調的墻面變得立體豐富,一墻一風景,小小墻繪傳播大文明,推動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
當筆尖色彩與墻面色彩相碰撞,在同學們的用心創作下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一幅幅靈活靈現的墻繪就誕生了。
從“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到“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贛青赴疆”民族團結實踐團以創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時代佳作為使命,以宏闊的視野與聚焦的典型形象刻畫了應科師生在百年奮斗征程上的精神風貌,表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以可視可感的藝術形式再現了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的精神風貌。
心得分享 三下鄉實踐團成員:王崟崟
“本次實踐活動結合了我們的專業優勢和特長技能,送墻繪藝術進美麗鄉村,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突出了實踐育人的實效,培養了大學生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使命感、責任感,體現了應科學子“藝”心向黨,以畫傳情,與美同行,民族團結一家親的良好形象。”
三下鄉實踐團成員:劉婧
“我們是新時代的大學生,廣大農村是我們展現所學知識的舞臺。這次活動雖然時間緊,任務重,很辛苦,但可以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用自己的美術特長為新時代美麗新疆鄉村建設貢獻我們的青春力量,我覺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