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積極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青陽扶風·皖韻帆航”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于2023年7月11日前往安徽省青陽縣,啟動了一場富有活力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次活動是該團隊對青陽腔戲曲進行連續五年研究的進一步拓展,意在從實踐中探索青陽腔的發展經驗,并尋求皖南戲曲的未來發展方向。
團隊成員與青陽腔演員及工作人員合影
本次活動以實地考察、深度采訪、互動體驗等多種方式,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陽腔進行了全面解讀。活動期間,團隊成員深入參觀了青陽腔博物館,通過觀察展品、研讀資料,對青陽腔的起源和發展歷程有了深入了解。團隊還有幸得到青陽腔國家級傳承人江進老師的指導,從她口中詳盡了解到了青陽腔的藝術特性、傳承狀況以及創新發展的途徑。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陽腔國家級傳承人江進老師接受團隊成員采訪
除了學習理論知識,團隊成員還有機會親身體驗戲曲妝容裝扮的過程。江進老師親自解說并演示了不同角色的臉譜、頭飾和服飾搭配規則,讓團隊成員在體驗中深刻理解戲曲人物的世界。
此外,團隊成員還在街頭巧遇一支由老年志愿者組成的演出團隊,他們的自發性公益演出深深打動了團隊成員,這也讓他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青陽人民對非遺戲曲的熱愛和執著。
江進老師帶領團隊成員親身體驗青陽腔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團隊成員不僅對青陽腔的藝術魅力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對其發展現狀和挑戰有了深入的理解。這次實踐活動激發了他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熱情,并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自豪感。
團隊成員街頭觀看老年志愿服務團演出
在青陽腔傳統文化的璀璨光芒中,合肥工業大學的學生們對保護以皖南戲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忱更加強烈。這種熱忱將引導他們更積極地投身于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堅定地守護傳統文化的根基,讓其在時代的舞臺上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